三维(3D)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维几何合成法、表现轮廓提取法和体素模型法。 3D超声成像的基本步骤是利用二维超声成像探头采集一定空间序列的一系列2D图像,并将其存储在3D重建工作站中。计算机对采集到的二维图像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空间定位,并对图像进行比较。对相邻断面之间的间隙2/12元素进行补充和平滑,形成3D数据库,这是图像的后处理,然后圈定感兴趣区域,通过计算机进行3D重建,得到重建的 3D 图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3D超声成像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三维图像重建和三维图像显示。 Baum和Greewood于1961年首次提出3D超声的概念,但在此后的30年中发展相对缓慢。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3D超声成像技术已从实验研究阶段走向临床应用阶段[2],可分为(1)静态3D:采集一定数量的2D图像然后制作3D组图,然后制作各种3D显示,分为3D器官实质和3D血管流道。 (2)动态
3D:在不同时间点拍摄不同空间的多个2D图像并输入和存储。然后利用ECG统一时间点,将不同时间获得的原始图像组合成3D图像。图像将根据心电图时间序列进行组合,然后回放。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脏、妇产科、小器官、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各个系统和部位[3]。与2D超声相比,3D超声可以显示三维解剖形状和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具有图像显示直观的优点,并且可以精确测量医学诊断参数。
我们的联系电话:+86 13027992113
Our email: 3512673782@qq.com
我们的网站:https://www.genosound.com/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7日